对撞机

李政道“中介”战略:如何为中美高能物理合作“架桥”

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在合作需求、人才资源和目标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是中美高能物理合作面临的巨大挑战。李政道凭借跨国学术声望与中美双边网络资源,具备打通合作要素流通的关键优势。本文分析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李政道以信任中介、知识中介和人才中介

战略 科技导报 李政道 对撞机 高能物理 2025-11-15 04:39  2

暗物质粒子或已现身对撞机:CERN科学家提出全新探测方案

暗物质研究可能即将迎来重大突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探测方法,认为被广泛认为是暗物质候选者的轴子类粒子可能早已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中产生,只是一直被忽略在海量数据之中。这一颠覆性的观点为寻找宇宙中最神秘物质提供了全新思路。

科学家 粒子 暗物质 对撞机 cern 2025-09-24 17:11  7

对撞机藏着暗物质“蛛丝马迹”?碰撞数据,寻找宇宙“隐形骨架”

当我们谈论宇宙时,看到的恒星、星系不过是冰山一角——天文学家早已证实,宇宙中85%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它像隐形的骨架,用引力维系着星系运转,却从不与光和常规物质发生明显相互作用,几十年来,人类始终没能直接捕捉到它的“真身”。而现在,藏在大型强子对

粒子 暗物质 对撞机 粒子物理 wimps 2025-09-24 09:59  5

“猜想加猜想” 不可取?杨振宁谈弦论与对撞机,戳破科研迷思

杨振宁被誉为20世纪物理学的杰出人物之一,与李政道共同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影响很大,这一理论的提出让他们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的杨振宁对当前物理学界在弦论和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方向产生了质疑,他反对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他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猜想 迷思 杨振宁 对撞机 弦论 2025-09-23 19:26  6